Français English 中文
今日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教育》刊登我校中法工程师学院办学经验的文章:参与国际竞争的通用工程师教育

发布者:发布日期:2011-12-16 来源: 返回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年第12期刊登我校中法工程师学院办学经验的文章:

参与国际竞争的通用工程师教育 熊璋 2011年10月19日,世界知名的财经期刊《福布斯》撰文讨论“中国新兴企业需要什么才能达到苹果公司的水平”时提出:“中国的技术能力达到新的高度需要的是鼓励创新思维的教育体制,和有西方经验的成熟经理人人才库”。几乎在同一时间,2011年10月15日,同样是世界极具影响力的财经报刊《华尔街日报》发表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的文章“教育改革的乔布斯模式”,文章告诫美国:“旧金山的学生不仅要与同班同学竞争,还要与上海、利马和布拉格的同龄人竞争”。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不难看出,未来经济和发展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国际化高端人才的竞争。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早在七年前就立足于国家战略需要,着眼于国际领军人才培养,在中法两国政府的支持下,2004年11月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共同创建了中法工程师学院。这是国内第一所引进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模式,结合北航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培养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师的国际工程教育学院。学院从2005年9月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7届近800名学生,生源非常优秀。2011年底首届学生将走出校园,成为我国获得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及欧洲工程教育体系(EUR-ACE)认证的工程师学历证书的第一届毕业生。 法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程师教育体制,由拿破仑创立至今已历200余年,在世界上形成独树一帜的鲜明特点。法国社会对工程师证书有一种近乎崇拜的认同感,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有很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地位。首先这种模式是毫不掩饰的精英教育,法国工程师学校入学要求严格,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前10%左右)需要先在预科学校进行2-3年的预科教育,再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进入工程师学院,淘汰率较高;其次它有独特的工程师学历制度,是等同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文凭,由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认证,在欧洲和国际通用;第三它强调坚实的科学基础,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学和物理学各个分支的基础知识;第四它和工业界结合非常紧密,合作企业将参与学校的管理、教学以及学生实习实践多个环节。 正是由于这种独具特色、“精英”式的教育制度,法国工程师体系已经培养出了密特朗、希拉克和若斯潘等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和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据经济学家的统计,法国二百强企业中60%的总裁和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来自于法国各工程师学院。法国工程师教育制度的成功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率先引入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模式,不断融合中法教育特色,以国际化教育服务于中法大外交为己任,以工程人才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数理基础科学深度夯实、理工专业课程广度交叉、多元文化素养高度综合”为教学理念,强调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工程能力,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和领军领导才能的国际通用工程师人才。学院成立七年来,在合作办学、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1.中法融合的培养模式 学院总体培养时间为6-6.5年,实行“3+3”预科教育(3年)和工程师教育(3年)相结合,同时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以“4+2”本(4年)硕(2年)兼顾。前3年是预科学习,强化数理基础课程,强化法语、英语学习,强调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和物理学各个分支的基础知识,注重交叉综合融会贯通,注重培养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强调概念和证明,经常将学生置于全新而复杂的问题前,锻炼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利用方法学的教育,以此延伸至实际应用,即使在低年级的课程中也会涉及到现代的最新前沿知识。预科学习之后,通过严格评定考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考虑是否可以继续后续的工程师教育:成绩合格的学生继续进行工程师教育,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则转入短学制(4年制)纳入普通大学教育体系。在工程师阶段中,学生接受涉猎领域非常宽广的工程基础教育,相对比例较小的专业教育起到引导学生向某一专业领域发展的入门作用,并通过与工业界、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实现,从而真正实现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多学科之间的高度交叉。 2.三段式企业实习实践 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特征体现在实践环节上,尤其是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综合训练上。实践教学的设计应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应深入到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等各个环节。 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在校期间,要接受三次渐进式企业实习实践分别为三年级为期1个月的企业认知实习、研究生一年级为期3个月的企业生产实习及研究生二年级为期6-10个月的企业实岗实习。最后一项实习专门开展独特的实践课程学习并安排进入企业实习,课程共24周,包括科学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过这三段式企业实习实践,尤其是最后的实岗训练,真正在企业中教给学生工程师职业的相关技能、信息、能力以及企业文化。实习中,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导师和一名校内学术导师,确保每个学生进入高水平工程企业的科研生产第一线进行生产实践,取得第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或研究员的宝贵工作经验,并在企业“真刀真枪”的完成硕士毕业设计。 3.团队培养理念 法国工程师教育强调团队协作,很多教学培养环节以团队为核心,如课程设计等都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这和国内有较大区别。学院吸收团队培养的精髓,创新的融合国内毕业设计和法国项目管理方法,所有学生根据兴趣和研究方向组建不同的团队,团队中每位成员既要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又要求组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既定目标。此外,指导教师也采用团体形式,每个学生毕设团队配备1-2名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指导,配备1名教师担任项目管理方法指导。在毕设答辩中,由团队组长作整体陈述,然后每位成员分别讲述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讲述和提问中、法、英三语交替进行。 4.科学评价体系 在国际通用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不再采取国内常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的评价体系,而是采取综合全面的整体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点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而不仅限于简单的专业课程上,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科技创新乃至公益活动,得到全方位锻炼。在此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类非智力因素,加强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大视野、大工程、大环境、工程与社会关系、相关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工程师大讲堂”、知识巡展、交流论坛等各种教育形式,落实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工程能力的协调培养。

【注重企业合作,发展工业伙伴】

法国工程教育的特点总结在于“三个工”与“三个实”,即“工程、工业、工作”与“实验、实践、实际”,强调面向工程,紧靠工业,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物。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和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以达成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多方共赢。 中法工程师学院慎重选择、仔细挑选在相关工程领域中代表行业战略高科技水平的企业,以签约“合作伙伴企业”的形式全面合作,邀请企业在人才培养(教育培训、项目发展与各类实习项目)、科学研究(建立和学院合作的实验室)上展开全面的合作,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提供项目和实习,提供企业教师与指导教师,开设系列讲座和课程,实现订单式培养。迄今为止已和十几家中外顶级企业(全球500强企业)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包括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西航集团、法国赛峰集团、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等。双方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计划等各个方面进行着紧密合作。此外,学院和合作伙伴企业签署理事会章程协议,创新管理模式,推选合作企业总经理等高级管理层人员进入学院管理理事会,共同确定学院的规划和发展方向、招生科研政策、制定学院重要规章制度、完成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等。

【深化国际交流,扩展全面合作】

1.教育改革 学院以中法工程教育对比研究为基础,以国际化为突破,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12月,学院成功举办全国高等工程教育高层论坛暨第一届工程师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促进高校、企业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达成“北京五条”的五点共识,有力的推进了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程。 学院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教育合作机制,以教育合作为牵引,推动中法战略伙伴关系,在教育部国际司的支持下,倡导成立“对法教育合作联盟”,推动全国对法教育合作的平台搭建以及教师、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共享。 2.教师队伍 中法工程师学院每年有100余人次的外籍兼职教师和企业讲师为学生授课,来自法国的大学教授、企业的工程师、专家、科研单位的研究员以及可用法语授课的中国教师、学者组成了学院国际化教师团队,客观上保证了90%的国际化教师、80%的国际化课程和70%的法语课程。学院引进六名法国归国专门人才,在海外获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位居北航第一。 3.学生交流 以“走出去、引进来”为原则,学院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建立学生互派机制,每年选派一批学生赴法学习1-2年,接受一批学生来中国学习。学院积极拓宽海外学习实习的多种渠道,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中欧精英大学联盟”项目等选派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目前高年级学生的出国比例高达70%,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此外,在现有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的基础上,设置与世界名校、名院系的课程与毕业设计的互换交流培养等环节。 4.科学研究 学院以中法第十三届科技联委会为契机,依托多年与巴黎中央理工大学集团举办定期科技研讨会的合作基础,全面推进与法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合研究,在信息、新能源、材料等领域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实质合作,开创科研合作新局面。2011年4月,在中法工程师学院的牵头倡导下;北航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联合组建中法联合实验室(LIA2MCSI),成为双方科研合作的里程碑。学院还积极倡议成立“对法科技合作联盟”,得到科技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各中法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 5.学位认证 学院已获得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认证和欧洲工程教育体系(EUR-ACE)认证,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的学院。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是法国教育部下属专门负责工程师学历认证的机构。欧洲工程教育认证体系(EUR-ACE)是由欧盟各成员国共同参与,旨在建立欧洲统一工程教育标准的认证体系。该体系吸纳了包括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和英国工程师委员会(EC-UK)在内的14个著名认证机构。 6.学生就业 学院毕业生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领军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和好评,毕业生被国际顶级企业争相聘请。在学院“企业开放日”的现场,空中客车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裁凯特琳高度赞扬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良好技能以及对航空发自内心的热爱,明确表示毕业生将很快的适应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空客对学院的每一个毕业生都发放了就业意向书,中国商飞作为学院的重要企业合作伙伴,对优秀学生也是志在必得。学院2011届首届毕业生供需比高达1:10,在北航众多院系中高居首位。

【提升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

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成绩获得了中法双方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9年12月法国总理菲永亲临学院参观访问、题词赞扬学院的办学成绩。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及多位部长、中国教育部、工信部领导和中国驻法国大使等先后多次来学院参观指导,中国驻法国孔泉大使、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大会发言中赞扬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是中法教育合作的典范。2011年10月14日,北航代表国家授予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名誉博士学位,并围绕这一盛事举办“法国日”系列教育、科技、文化活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全面报道,在国内外引起积极反响。截至目前,到学院参观的海外高校、中国高校超过120家,学院应邀赴国内20余所高校介绍合作办学的经验。 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每一步发展和前进离不开国家的有利环境和教育部、科技部等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作为迈向全面工业化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的国家,工程师的需求与培养日益重要,拥有强大、高效、优质的工程师队伍意义重大,是“工程富国,工程强国”的关键一环,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育部贯彻国家号召,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法工程师学院作为北航唯一试点专业获准首批进入该计划,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工程人才培养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法工程师学院将紧跟国际教育理念,以“打造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国际化工程师培养品牌学院”为愿景目标,在创新思维的教育体系和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上下大功夫,力争在2015年,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思维、领导素质的中国工程师,在全国教育界中,特别是中法联合培养方面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在2020年,实现教育、科研、工程、文化的全方位合作,教育研究、工业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果,成为中法教育合作的“桥头堡”;到21世纪中叶,值北航建校100周年之际,走在国内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