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月21日(记者 张保淑)报道:
中国工程师的法兰西底色 ——写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首届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毕业之际 对于郭天鹏、刘昌政等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来说,2012年1月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之一,因为“爆竹一声除旧岁”的喜庆时刻见证了他们沉甸甸的收获:经过6年半学习、实践,他们顺利毕业,迈上了新的人生阶梯。他们中有的继续求学,有的将踏上工作岗位,前进路径差别很大,但是身上都打上“法国工程师教育”的烙印。 6年半150多门课程磨炼 “我们经受住了法国最艰难的预科体系考验,走过了对法语具有极高要求的工程师3年,进行了多岗位的企业实习;我们的足印淹没在图书馆、晨读园的辛劳中,我们的喜悦留在了金山岭长城、挪威峡谷、青藏高原雪山、巴黎卢浮宫。而今天,我们或许眼中仍然噙着泪花,但那已是幸福、欢乐和不舍的泪花。”毕业典礼上,郭天鹏身着硕士服、手捧法国工程师证书,用这样充满诗意的语言回顾他们的中法工程师学院岁月。而6年半之前,刚参加完高考的郭天鹏对法国工程师教育和新建的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还知之甚少。 说到当初选择该学院的原因,郭天鹏说,那时,他只了解法国工程师教育创立于拿破仑时代,在欧洲认同度很高;而自己爱好广泛,不急于选择某个特定专业,而中法工程师学院就是如此。刘昌政更多冲着“能多学知识”走进这个学院的。他说,自己一方面对“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比较好奇,另一方面听说是该学院作为理科实验班,用法语教学。“既能拿到硕士学位和法国的工程师学位,还能多掌握一门外语,很吸引人。”刘昌政告诉记者。 中法工程师学院采用法国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该模式以预科教育为基础,在此阶段,学生受到非常扎实的科学基础教育;在之后的工程师教育阶段,学生要接受领域非常宽广的工程基础教育。与其它学院学生相比,这里的学生面临更大课程压力,必须为此付出“超常努力”。刘昌政说,课程繁重是他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大四以后甚至达到一周一门课;其次是法语教学。大二开始,物理、数学等课程采用法语教学,大四的绝大部分专业课程也是如此,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6年半的求学过程中,我们不是没有埋怨过这种150多门课程的高强度学习。”对此,郭天鹏也感触颇深:“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和美好的前景”。 1人甚至有10多个机会 强调实践是法国工程师教育的特点之一,刘昌政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告诉记者,自己经历了3阶段实习:大三暑假进行4周“蓝领实习”,在基础岗位上接受锻炼;研一暑假进行12周“工程师实习”,切身体验工程师工作,全面了解企业结构、运作模式和市场文化等;研二结束后进行6个月的“实岗实习”,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工程师的职责。郭天鹏也先后在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城市照明管理集团等机构进行了长达1年的实习。而其他同学的实习经历也与刘昌政和郭天鹏类似。在6年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能把握机会,进入各类机构,特别是合作企业伙伴如中国商飞、赛峰、阿尔斯通、斯伦贝谢等进行锻炼提高。 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院首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显示出很强竞争力。据介绍,首届毕业生中除约1/3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之外,大多将就职于赛峰、斯伦贝谢、中国商飞等世界知名企业,有些毕业生,1人甚至有国内外10多个就业机会可供选择。郭天鹏告诉记者,他和9名同学顺利加盟了“中国商飞”,将为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拉开中法教育全面合作序幕 法国媒体也对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成就给予关注,《论坛报》分析了中国引入法国工程师教育的目的,指出,近年来,中国旨在通过引入法国工程师教育,把研究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进而为加速经济转型提供大批高素质人才。《回声报》指出,“中法工程师学院办学实例表明了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结合是成功的,值得继续发扬。” 的确,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已成为中法教育合作的典范,学院院长熊璋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一方面把具有国际认证的工程师学位获得者成批的送出校门,一方面积极倡导在中国建立“中法联合实验室”、“中法教育合作联盟”,拉开中法教育全面合作的序幕。在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之后,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相继成立。 正如北航校长怀进鹏院士所指出的那样,中法工程师学院为学生们打造了增长能力、实现梦想的广阔平台,而全面系统地引入先进的法国工程师教育理念和模式对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